6月25日,2020級本科部同學到共青城進行現場教學,參觀“共青精神”體驗園和耀邦陵園,以培育同學們學習共青墾荒人“堅韌不拔、艱苦創業、崇尚科學、開拓奮進”的共青精神,體悟胡耀邦同志“心在人民,利歸天下”的全心全意為人服務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

共青城的發展離不開胡耀邦同志的大力支持,第一批墾荒隊員來到荒灘拓荒時,胡耀邦同志就為隊員們加油鼓勁,在共青的后來發展中,他先后3次慰問墾荒隊員,并為共青人題下“共青城”三字,自此,共青城誕生,“共青精神”萌芽。在“共青精神”體驗園,同學們在共青廣場唱國歌、對國旗行注目禮后,詳細了解了98位上海志愿墾荒隊員響應黨的號召,到處處荒灘的共青扎根拓荒的先進事跡,特別是蔣仲平、周承立、湯秀英等積極創新、開拓奮進的感人事跡;通過觀看紀錄片《共青城》,了解了共青墾荒人創辦板鴨廠、創建“鴨鴨”牌羽絨服,帶動共青經濟發展的歷程。

結束“共青精神體驗園”活動后,同學們到耀邦陵園,先后瞻仰胡耀邦陵園、參觀胡耀邦同志生平事跡,感受其偉大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是胡耀邦同志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

此次共青之行,同學們體會了來自上海的生活條件優渥的共青墾荒隊員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不怕困難,靠自己的雙手改變荒山灘涂、建設美麗共青城的過程中形成的以艱苦創業、開拓奮進為核心的共青精神,認識了胡耀邦同志“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同學們紛紛表示,“共青精神”和胡耀邦同志對黨忠誠、光明磊落、無私無愧的品格是新時代大學生汲取不盡的精神財富,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將不斷實踐,勇于擔當社會責任。
(文/胡文琪 圖/胡成成)編審:張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