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深入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學內容進課堂進學生頭腦,2021年10月22日至25日,我校舉辦新時代“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改革創新研討會,來自全國39所高校的126位馬院院長(思政部主任)和思政課教師線下參加研討會。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彪文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研討會邀請北京大學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陳占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教授夏永林,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胡伯項作主題報告;同時圍繞“概論”課教學改革進行交流。
劉彪文代表學校祝賀研討會順利舉辦,對參加研討會的專家、老師表示熱烈的歡迎,分析了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特別是職業教育大發展對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新要求,簡要介紹了學校情況。
第一場報告是胡伯項主講《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實踐邏輯與理論邏輯》。胡教授從實踐邏輯、理論邏輯、重大意義三個方面對習近平經濟思想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習近平經濟思想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應該從“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中領會其中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第二場報告是陳占安主講《“概論”課教材和課程建設的回顧與展望》。陳教授介紹了2005年以來教材和課程建設的五個階段;指出其基本經驗是要努力做到“三個充分反映”、重點進行基本理論教育、力爭實現“三個貼近”、適時安排教材修訂,并闡述了教材和課程建設的幾個問題——要不要區分教學大綱與教材、怎樣解決教材內容交叉重復問題、怎樣探索教材的針對性和可持續性問題、怎樣實現教材立體化體系建設。第三場報告是夏永林主講《黨史融入高職院校“概論”課的幾個問題》。夏教授從理念、內容、方法一一展開,指出一般的黨史學習應區別于面向學生的黨史教育,思政課教師應將黨史作為自身的必修課,將其自然融入“概論”課,具體講授中要重視“史”“論”結合。
主題報告后,部分與會高校分享了“概論”課建設經驗。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范松仁教授以《“概論”課教學改革的守正創新》為題,從一個中心、兩個平臺、三種機制、四項改革、五大難題五個方面介紹了基本情況和主要成效。九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化教研室主任鄒菊如教授介紹了“兩個結合”(點面結合、課內外結合)的做法。西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海榮老師分享了“五步鏈條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及反思。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唐召云教授聚焦民政文化,介紹了思政課教學改革及取得的良好成效。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主任兼黨支部書記黃鳳芝副教授針對學情,以旅游專業為例,分享了“三環三步”推動課程改革創新的經驗。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謝昌明副教授介紹了“紅色文化、綠色文化、藍色文化”三色并進,“教學實踐育人、校園實踐育人、社會實踐育人”三位一體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戴利有老師從大思政角度分享了井岡山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心得。江西財經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欣成教授以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為切入點,分享了運用好三個課堂(實體課堂、線上課堂和“一線課堂”)的初步探索成果。
24日,與會人員參觀了共青精神展示館和耀邦陵園。
(文/圖 朱欣成)編審:劉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