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2020年初,江西省啟動高校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我校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牽頭單位之一,經過兩年多以來的探索,課堂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得到有效提升。



思政課關乎“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然而,思政課課堂教學效果仍需提升,存在著“抬頭率”“點頭率”不高等難點堵點和痛點。
如何打造思政“金課”?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指導下,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試點,按照“源于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依靠主講,超越主講”的思路,開展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
高質量開展集體備課
跨校集體備課是基礎。四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常態化開展集體備課,2020-2021學年備課6次、2021-2022學年迄今3次,先后邀請九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肖克奇教授、中共江西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楊澤娟教授等專家學者就課程建設、團隊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進行指導(輔導),并討論各專題問題(問題鏈)、教學重難點等。




高質量分析提煉問題
分析提煉問題是前提。團隊老師遵循教材又高于教材,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和學生的關注點、困惑點,社會焦點熱點等,凝練師生共同感興趣的“真問題”,并形成“問題鏈”,層層遞進的問題鏈使課堂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是什么”的簡單陳述而進行“為什么”的認知探索。
高質量集聚教學資源
科學設計專題,建設教學資源是核心。在跨校集體備課的同時,四校優秀思政課教師,結合自己的研究專長、學校特色和學生特點,選擇某個專題深入研究,編寫教學指南,建成相對統一的教案、講義和課件等教學資源。
高質量組織跨校授課
團隊老師跨校專題授課是路徑保障。我校與九江職業技術學院、九江職業大學、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師聯合組建教學團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通過建設授課教師A/B角制、校際聯系人制等有效舉措,開展制度化跨校授課,讓思政課教師由原來的單打獨斗轉變成了協作共贏,既實現了校際優勢教學資源的共享,也促進了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兩年多的試點,四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已從班級擴大到專業,課程教學初步實現了高質量發展,2021年7月的調查顯示,四校試點班級學生的課程教學滿意度達96.2%。
思政課改革創新永無止境,我們將堅持不懈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對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全面推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在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積極探索思政課改革創新經驗,以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新成就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文/劉洋利 圖/鐘水青、江國鈺)編審:余曼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