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共青團江西省委印發了《關于2022年度全省高校共青團工作評議情況的通報》(贛青發[2023]5號),我校團委喜獲2022年度全省高校共青團工作優秀單位。
2022年,在學校黨委的領導和上級團組織的指導下,校團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圍繞“凝聚青年、服務大局、當好橋梁、從嚴治團”工作格局,深入推進思想立團、組織強團、實踐煉團、素質興團四大工程,不斷提升團組織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貢獻度。
堅持理想信念鑄魂,推進“思想立團”工程。以團支部為基本單元,依托“青年大學習”“智慧團建”平臺,嚴格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制度機制,圍繞黨的青年運動史、建團100周年大會精神、新時代的偉大成就、黨的二十大精神4個專題,廣泛開展組織化學習、專題學習,累次組織46萬余人次,參與率達155%,實現團支部、團員青年學習全覆蓋;結合“團干部上講臺”“青年講堂”“微團課”大賽等活動,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青春告白祖國”“職教生心中的二十大”等系列活動。
堅持深化改革攻堅,推進“組織強團”工程。校學生會堅持優化組織體系,推進工作機構改革,成功召開第二十九屆學生代表大會并順利完成換屆。堅持從嚴治會,落實學校團委對學生會的具體指導,定期開展學生干部會議,對學生會工作人員履職培訓全覆蓋。深入開展“活力團支部”建設,通過新媒體方式集中展示團支部改革成果,共評選出9個校級活力團支部,其中1個榮登2022年度江西省高校“活力團支部”最具組織力TOP10榜。
堅持完善載體平臺,推進“實踐煉團”工程。深入實施大學生“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組建了5支團隊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其中1支赴新疆開展了專項社會實踐,2支獲得省級“先進團隊”稱號,3支獲得了“鏡頭中的三下鄉”“優秀文字團隊”稱號。在做好原有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面向地方積極拓展志愿服務項目,分別組織180名學生、120名學生承接了2022廬山首屆全球商界領袖峰會、廬山院士論壇等高端會議的志愿服務工作,組織900余名學生承擔了省運會賽事服務及開閉幕式演出工作,并獲評“省運會志愿者突出貢獻獎”。此外,制度化開展了“悅讀童年”留守兒童關愛行動、“暖冬志愿行”火車站志愿服務、無償獻血等活動,常態化開展了校園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校園環境維護等。
堅持服務學生成長,推進“素質興團”工程。緊扣學生素養提升,持續完善“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開展了“紅五月”系列活動、“我與校訓”主題系列活動、社團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等,搭建學生素質提升、風采展示的舞臺。廣泛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互聯網+”“挑戰杯”“創青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創新創業比賽或技能競賽,榮獲了銀獎1項、銅獎2項。
新的一年,校團委將著力發揮共青團的價值引領、行為示范功能,激勵團員青年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之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絢麗綻放。
(文/圖 徐穎)編審:余曼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