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全國“大思政課”綜合改革試驗區江西省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3月30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雙師同堂共講思政課。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上,黃偉林老師與學長、歐鉑麗家居九江區域總經銷劉詩沅同臺授課,對象為2022級建筑裝飾工程技術1班、建筑工程技術1、2班的同學,授課專題為“專題七:大學生如何實現青春夢想?”這堂課既是雙師同堂又是構建專業友好型思政課的一次嘗試。
劉詩沅從“大學時光、畢業選擇、創業之路、社會責任”四個方面來和同學們交流大學生如何實現青春夢想。他從回憶大學美好時光開始,讓同學們懂得要珍惜時光,感悟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不負青春、不負韶華”;講述自己的畢業選擇、創業之路,讓同學們感受到了大學生要早立志、立大志,讓同學們體會到艱苦奮斗是實現理想的必要條件;講述自己履行社會責任、誠信經商,最終獲得行業和客戶一致認可。同學們體會到了將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的實質要求和具體做法。最后,師生互動,劉詩沅解答了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對于家居家裝行業的疑惑點,也邀請同學們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劉洋利老師與九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九江學院紅色文化研究中心鄒菊如教授同堂,教學內容為“第三專題:如何正確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對象為2022級大數據技術1班和2022級大數據與財務管理1班學生,
劉洋利老師導入新課時指出,要講清楚新民主主義革命,先必須講清楚中國革命為什么要走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隨后,鄒菊如教授充分運用史料,從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經歷的慘痛教訓到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確立了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先占鄉村、后取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深刻揭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實踐基礎。劉洋利老師在此基礎上總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此次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雙師同堂教學方法,老師配合默契,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理論聯系實際,共同為學生呈現了精彩的思政課。
下一步,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積極探索“一課多師”教學模式,大力推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
(文:劉洋利、黃偉林 圖:文澤宇)編審:王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