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全省高校“萬師潤萬心”心理健康大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贛教社政字〔2022〕10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優化我校心理四級預警工作網絡,提升學工隊伍心理輔導技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素養提升,5月29日下午,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邀請,江西師范大學心理教育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注冊督導師王敬群教授在英才交流中心作了一場題為《優化四級預警網絡,提升心理輔導技能——高校學生心理危機四級預警機制建設》的報告。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王美娟主持。
講座中,王敬群教授以現實工作案例切入講座主題,并分別從高校心理危機預警中的經驗、如何發現心理危機學生信號、熟練運用心理援助十字技法三個方面進行闡述,真誠分享了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域深耕三十余載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她指出,學校不僅要在危機事件發生后72小時內及時進行心理危機干預處理,還需要建立完備的危機干預體系,重視危機前的預防以及危機干預團隊的建設。面對嚴峻復雜的學情,輔導員、班主任需要學會從現實困難情境中發現識別、從日常行為表現中發現識別、從心理疾病表現中發現識別、從精準排查中識別心理危機。
王敬群教授還結合多年工作經驗,與我校師生分享了“一問二聽三評四陪五勸六轉七報八通九記十思”的心理干預“十”字法,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干預手段需要因人而異、精準施策,把解決思想問題、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關心呵護和暖心幫扶中開展教育引導。
王敬群教授的報告緊密圍繞工作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一定的理論高度又有專業的技術含量,她以豐富的專業理論支撐、扎實的專業心理危機干預技術以及大量現實工作情境下的危機案例處置經驗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報告,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效性。
本次報告是我校貫徹落實江西省高校“萬師潤萬心”心理健康大行動“千場講座護萬生”的有效實踐,同時也是我校第十四屆“潤心育人·助力成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文化月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引導大學生錘煉積極心理品質,自覺提升心理素養,實現啟智潤心、育心育人。學生工作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二級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負責人,全體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大學生心理協會成員、班級心理委員和寢室心理聯絡員認真聆聽了報告。
( 文/王美娟 圖/余曼菁 )編審:余曼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