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文化素養提升,6月13日下午,第二期非遺(剪紙)技藝研習訓練營在八里湖校區行政樓報告廳順利開班。新學員及學生代表200余人參加,團委徐穎主持。


校團委副書記廖國臣在儀式上致辭。他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豐富校園文化、堅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修養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此次訓練營旨在通過剪紙藝術帶領大家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底蘊,讓更多青年學生近距離了解、感悟非物質文化遺產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最后,他對學員寄予殷切期望,希望學員們珍惜此次學習機會,提升專業水平,潛心鉆研、不斷創新,為賡續傳統文化貢獻力量。隨后,徐穎介紹了研習的具體安排與要求,周雯琪同學代表新學員發言。

開班儀式后,瑞昌剪紙市級傳承人陳夢夢老師以“走進剪紙藝術,感受非遺魅力”為題帶來了開班第一課。她以窗花、粽子、石榴等生活中的常見元素作為切入點,巧妙地將剪紙藝術與節日文化相結合,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剪紙不僅僅是裝飾,更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情感記憶。她詳細講述了中國剪紙的歷史、派系和分類,聚焦瑞昌剪紙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和傳承現狀,現場賞析了瑞昌剪紙作品,讓大家近距離感受了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陳夢夢老師還重點講解了剪紙的表現技巧,通過現場演示,向同學們展示了剪紙的基本刀法、構圖方法和色彩運用等技巧,呈現了一場關于中國剪紙藝術的文化大餐。

此次非遺(剪紙)技藝研習訓練營將持續4個月,分為課堂授課、參觀體驗、尋訪調研、分享研討、成果展示五個模塊,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讓學員們感受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拉近同學們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距離,讓同學們在感知、體驗中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瑞昌剪紙的魅力。接下來,校團委將持續推進各項研習模塊,不斷提升我校大學生文化素養,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財院力量。
(文/圖 徐穎)編審:余曼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