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學校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礦冶文化分隊赴瑞昌銅嶺銅礦遺址博物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黨委副書記、校長彭慧帶隊指導。
礦冶文化分隊實地參觀了西周時期銅嶺銅礦選礦場遺址及豎井、巷道、煉爐等礦冶設施,深入了解我國古代選礦、開采、冶煉、運輸、通風、排水等采銅煉銅技術體系,體驗感悟九江厚重的青銅文明、工業文明和長江文化。
座談過程中,礦冶文化分隊向工作人員仔細詢問銅嶺銅礦的興衰變遷歷程,詳細了解古代大宗銅料北、南、西三條商貿路線情況,感嘆銅嶺遺址的發現不僅將我國采銅史上推300多年至距今3500年,而且揭示了中國青銅文化并非源自境外而是獨立起源,糾正了考古界長期認為的“青銅文明不過長江”的論斷。
在現場教學環節,彭慧指出,銅嶺銅礦博物館是中國青銅文明的象征之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結合所學專業,傳承和弘揚優秀的青銅文明、工業文明成果;要學好專業知識,用好社會大課堂,練就過硬本領,做好文創設計,為地方發展貢獻才智;要積極尋根探源,深入挖掘九江大宗銅料的運輸和貿易史,為傳承華夏青銅文明貢獻力量。
(文/圖 經濟貿易學院)編審:王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