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要講話精神,強化思政課教師將紅色資源融入財經專業教學的能力,2025年7月13日至20日,我校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赴教育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修基地(井岡山大學)開展暑期實踐研修。
本次培訓班采用專題、現場、訪談、激情及體驗式等多元教學方式,提升學員學習成效。專題教學中,肖發生教授以《紅色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剖析紅色資源的思政教育價值與應用;李忠教授圍繞《井岡山斗爭與井岡山精神》,再現斗爭歲月并闡釋精神內涵。兩位教授多維度解讀黨的最新理論與實踐,拓寬學員視野,深化其學理認識與實踐感悟。
培訓中,教師們循著革命先輩足跡,赴三灣改編舊址群、茅坪八角樓、大井毛澤東舊居、黃洋界、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等革命圣地,開展現場教學與體驗式教學。在三灣改編舊址群,教師們凝望舊居物件、聆聽集結故事,感佩先輩抉擇;茅坪八角樓里,昏燈、硯臺見證著偉人著述的艱辛與希望;大井舊居的殘墻、讀書石,訴說著先輩堅守信念的力量。這些堅守信念、攻堅克難的精神,恰與財經領域“嚴謹務實、風險防控、服務民生”的職業內核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黃洋界的哨口工事、挑糧小道,銘記著保衛戰的英勇;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內,教師們敬獻花圈、聆聽事跡,心靈備受震撼。
在訪談教學中,通過與紅軍后代面對面,傾聽革命烈士王佐、袁文才與紅軍老戰士曾志的后代講述先輩故事,深切感受革命歲月與黨群血肉聯系。此次教學讓教師們真切領悟井岡山精神,深刻認識到傳承紅色基因對當下教育的重大意義,為傳遞紅色力量筑牢根基。
井岡山的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革命的記憶與精神的密碼。對于我校思政教師而言,此次井岡山研修之行更添一份特殊使命。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教師們汲取著跨越時空的育人智慧;立足財經教育特色,大家更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中,探索著井岡山精神融入專業思政的新路徑—— 讓 “艱苦奮斗攻難關” 對接財經學子的職業素養培育,用 “依靠群眾求勝利”啟發金融服務民生的教學思考,使井岡山精神從抽象概念轉化為與財經專業緊密相連的可感知力量。
這次研修既是尋根鑄魂的精神洗禮,更是一次立足財校育人定位的實踐探索,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作為財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者,要將井岡山精神與 “正、勤、敬、和” 的校訓深度融合:以 “堅定執著追理想” 涵養 “正” 的品格,用 “實事求是闖新路”激發“勤”的動力,憑“艱苦奮斗攻難關”砥礪“敬”的態度,借“依靠群眾求勝利” 厚植 “和” 的情懷。在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傳統的基礎上,把紅色基因與校訓精神共同注入財經人才培養全過程。未來,我校思政教師將把此次研修成果轉化為具體教案設計,讓每一堂思政課都成為紅色基因與專業素養同頻共振的育人陣地,引導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筑牢思想根基,為培養既懂財經專業、又懷家國情懷,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財經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熊曉蘭 圖/文澤宇)編審:王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