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上午,我校在泰國東南曼谷大學正式啟動第三期“語言+職業技能”培訓。泰國東南曼谷大學校長Dr. Pattarada Rungruang等領導出席儀式并致辭,泰國東南曼谷大學35名學生參加此次培訓。
深化合作:開課儀式開啟新篇章
在開課儀式上,Dr. Pattarada Rungruang高度評價該項目對泰國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她指出,“語言+職業技能”模式精準對接泰國本土產業發展需求,不僅賦能學生語言溝通能力提升,也有助于培養學生專業技術素養。前兩期學員在泰國中資企業就業率超85%,即該項目卓越實效的有力印證。我校教師代表劉栗斌在發言中表示,本期課程繼續堅持“中文筑基、技能賦能”的教學目標,結合泰國學生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我們不僅教授知識,更致力于搭建中泰文化交流與技術互鑒的橋梁。”首屆培訓班學員代表Chanlanthorn Klomphana分享了親身經歷。他感慨道:“該項目是我‘職業軌跡的轉折點’,課程中學習的跨境電商運營和中文商務談判技巧,讓我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希望今后有機會赴中國深造。”
創新教學:雙軌育人對接國際產業需求
本期培訓課程為期八周,我校精心選派兩位專業教師,采用“雙軌融合”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一是語言與文化模塊,分層設計中文課程,融入商務場景實訓,通過“情景模擬+項目實踐”強化學員在國際化企業的職場語言溝通能力;二是職業技能模塊,聚焦電子商務領域,引入最新理念,結合中資企業在泰運營真實案例,開展全流程項目化教學。課程設計緊密圍繞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建設需求,重點涵蓋跨境電商運營、智能制造、跨境物流三大領域,確保學生所學技能與區域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平臺賦能:“校校企”三方協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該項目作為我校國際化戰略的標桿,建立了“校-校-企”三方協作機制,即中方院校提供課程體系與師資支持,持續打造“中文+技能”職教出海優質品牌;東南曼谷大學負責本土化落地,選派優秀泰國學生赴中國進行交流學習;在泰中資企業提供實習崗位與就業通道,讓項目學員在入學階段即獲得職業發展規劃和認證。三方未來還將共建“云課堂”資源庫,支持泰國學生課后訪問中國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
深耕泰國: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自2023年啟動以來,我校“語言+職業技能”項目已培養兩百多名泰國學員。該項目以“教育鏈對接產業鏈”為核心理念,培育兼具中文溝通能力、專業技術素養、跨文化理解力的復合型人才,助力“一帶一路”倡議。隨著中國-東盟經濟合作一體化加深和中泰鐵路合作項目深入推進,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紅利釋放,精通中泰雙語且掌握現代產業技能的畢業生,正成為推動兩國經貿往來的重要力量。
(文/劉栗斌 圖/范方華)編審:余曼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