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提升2025級新生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保障學生財產安全,維護校園和諧穩定,安全保衛處聯合屬地公安機關,以“開學第一課”為抓手,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反詐安全教育宣傳活動,為新生扣好大學生涯的“第一粒安全扣”,全力護航青春啟航。

聚焦“關鍵節點”:反詐第一課鳴響安全警鐘
開學初,學校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反詐宣傳進校園相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積極組織了全校師生收看《反詐第一課》專題直播課程。9月15日,正值新生入學首日,安全保衛處、各二級學院提前聯動轄區公安,邀請經驗豐富的反詐警官走進校園,以“反詐安全第一課”為主題,為全體新生送上“安全大禮包”。講座中,警官們結合近期發生在本市高校、特別是新生群體中的真實案例,深入剖析“冒充輔導員收費”“刷單返利”“虛假購物”“網絡交友”“購買游戲裝備”等高發詐騙類型的作案手法、話術特點及防范要點。通過還原詐騙過程、拆解話術陷阱,生動揭示了詐騙分子的常用套路——“先博信任再誘導,制造恐慌催轉賬”。警官反復叮囑同學們:“牢記‘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九字口訣,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當日,學校共開展反詐專題講座9場次,覆蓋全部新生班級,實現安全教育“零盲區”,為新生敲響了安全防范的“第一聲警鐘”。

延伸“教育觸角”:軍訓方陣里鞏固安全防線
為破解“課堂教育后勁不足”的難題,9月18日至22日軍訓期間,安全保衛處聯合轄區公安民警走進各個軍訓方陣,開展“面對面、零距離”反詐宣教活動。針對新生剛入校、防詐意識尚待強化的特點,警官們結合軍訓間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這種“送教上門”的方式,既貼近學生實際需求,又解決了“最后一公里”問題,讓反詐宣傳更接地氣、更具溫度。
在緊張的軍訓節奏中,新生們通過互動問答、案例討論,進一步掌握了識別詐騙的技巧,增強了應對詐騙的信心。“原來騙子的話術有這么多漏洞!”“以后遇到可疑情況,一定先找教官或輔導員確認。”學生們紛紛表示,這種“沉浸式”教育比單純聽講座更深刻、更管用。
深化“警校聯動”:共筑校園反詐“防火墻”
本次系列反詐安全教育活動的成功開展,既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愛學生健康成長的具體實踐,也是警校聯動、共筑平安校園的生動縮影。通過開學初“密集式、沉浸式”的反詐宣傳,新生群體的安全防范意識顯著提升,校園內“人人識詐、人人反詐”的濃厚氛圍逐步形成。
安全教育是學生成長的“必修課”,更是校園穩定的“壓艙石”。未來,學校將持續加強與屬地公安的協作配合,不斷創新宣傳形式、拓展宣傳渠道,推動反詐防騙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切實守護學生的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文/圖 葉燕)編審:王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