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彪文參加思政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集體備課會,會議在綜合樓904會議室舉行,思政部老師參加。
備課會分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由黃偉林老師對習近平法治思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十九屆五中全會有關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從重點、難點、熱點進行說課,黃老師從學生身邊法律案例著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從法制到法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精髓予以講解,著重對習近平法治思想如何進課堂做了教學示范。
第二階段,參加備課老師自由發言,對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教材第六章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暢所欲言。朱欣成指出應從建設中華法系的高度來看待習近平法治思想;熊曉蘭認為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對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教學時應予以特別闡釋;王敏認為教學時適當分析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區別會增加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宏觀理解。
劉彪文做了備課發言,充分肯定集體備課的形式,指出,集體備課是交流學習、取長補短的好機會,為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打下良好基礎。黃偉林老師的備課準備認真,從學生實際出發。思政課是鑄魂育人的重要課程,我們要堅持灌輸性與啟發性相統一,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
劉彪文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高瞻遠矚,思想深刻,是人民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體現。并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對提高對法的認識。思政課教師要認真辨析法與社會其它制度的關系,主動學法,保持與國家發展變化、社會變遷同步,講清楚法的本質內涵,更好地去教育學生。二是正確理解法的價值。法律維護國家的秩序與穩定、樹立國家精神、保障公民權利、界定公民義務。三是正確看待老師學法、知法、教法、用法的任務。要讓學生知法,老師在教法上要不斷揣摩,不僅要講學生愛聽的,更要講學生應該聽的,把正學生方向,激發學生興趣,教會學生方法。
本次集體備課準備充分,討論熱烈,為“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相關內容教學打下了堅實基礎。
(文/劉方瑋 圖/劉翰)編審:張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