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青年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教育,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引領學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信息工程學院于2024年7月5日在綜合樓813會議室開展2024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動員會。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韋應珠、團隊指導老師彭剛、楊凱老師及實踐隊全體成員參會。
會上,學院黨總支韋應珠書記對往期社會實踐成果給予了肯定,結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意義和重要性,強調要以此為標桿,從中汲取好的經驗做法,在接下來的專項實踐中再積極地進行創新,并且向參加本次活動的廣大同學提出幾點希望:一是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在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團隊協作,在實踐中展現“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年形象,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綜合素養;二是躬身力行,感受時代脈搏。要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活動中,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從細處入手,向實處著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使社會實踐活動成為我們的“體驗之旅”“求知之旅”和“收獲之旅”;三是積極申報國家項目,提質增效。從文案撰寫、實踐過程、宣傳報道、實踐總結等方面,實現社會實踐活動做實事,拿成果,創品牌。四是要有安全意識。在活動過程中,大家要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切實落實各項安全措施和預案,確保活動順利進行。五是要緊密圍繞江西省“1269”行動計劃,充分挖掘發揮學院自身學科優勢與特色,匯聚創新力量,精準對接鄉村發展需求,科技下鄉,賦能鄉村振興,激發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新活力。
彭剛老師在會上宣讀了2024年暑假信息工程學院的“三下鄉”特色項目與重點項目。他鼓勵信工學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社會、在實踐中磨礪自我、促進個人成長。彭老師倡導打造具有信工特色的社會實踐項目,以此展現當代大學生的青春活力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學生代表歐陽銘進行社會實踐經驗分享,他結合過往實踐,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了“三下鄉”實踐活動,認識到社會實踐不僅可以做紅色研學、基層鍛煉、志愿服務還可以深入鄉村、企業,社區服務中,體驗到不同領域的工作和生活。通過歐陽銘同學的分享,同學們對實踐內容、參與方式、成果展示、注意事項有了更清晰和更直觀的了解。
青年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本次動員會的開展吹響了信息工程學院2024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號角,我院學子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堅定的信念,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努力提高個人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學校暑期社會實踐注入青春活力,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文/楊凱 圖/金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