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2024年7月7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非遺筑夢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彭剛、楊凱的帶領下,走進九江市城門街區鄉賢館,追尋文化的足跡,感受文化的余溫,學習并發揚家國情懷的文化精神。
鄉賢傳薪火,文化續根脈
活動伊始,柴桑區志愿服務聯合會黨支部書記兼副會長王帥熱情接待實踐隊一行,隨后王書記認真仔細地為大家講解鄉賢館的古代先賢、革命烈士、學界驕子、商界精英、文藝人才、道德模范、民間工匠等鄉賢的先進事跡,讓實踐隊員們對當地歷史文化有了新的了解與感悟,隊員們在聽王書記講解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感受,王書記認真地和實踐隊員交流。城門鄉賢館是集眾多功能于一體的集成化服務群眾的活動陣地,通過王書記的介紹,了解到各位鄉賢為城門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善舉和精神激勵著更多人敬鄉賢、學鄉賢、做鄉賢,助力鄉村振興和社會發展。
團隊師生在鄉賢館合影留念
鄉賢館尋根溯源,革命歷久更彌新
鄉賢館內歲月痕,歷史見物訴衷腸。進入展館二樓,大家觀看了無名英雄、血火洗禮、偉大轉折、勝利豐碑、新時代新長征6個篇章。一場沉浸式的數字科技盛宴正緩緩拉開序幕,在先進的科技手段與精彩演繹的交織下,一幅幅生動的戰役場景躍然眼前,一個個浴血奮戰的畫面震撼心靈。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置身其中,隨著王書記聲情并茂的講述,隊員們如臨其境地“重走”了那條艱苦卓絕的長征路,再次深刻體會了長征精神的偉大與不朽。參觀結束后,隊員們現場分組,開展黨史知識競賽,進一步深入了解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在“重走長征路”和“偉大抗洪精神”的環節,隊員們以團隊的形式展現風采,在團結協作和奮力拼搏中感悟偉大精神,面對挑戰不拋棄、不放棄,激發了同志們的愛黨愛國之情,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王書記向團隊成員講解黨史
山歌悠揚傳非遺,文化韻味入心田
“山歌好唱難起頭,鐵匠難打釣魚鉤”活動最后實踐隊員們探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九江山歌(城門山歌)。王書記向我們介紹了在201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城門山歌。隊員們了解到城門鄉歌歷史淵源悠久,它傳承千年,是人們在勞動生活中口傳心授,代代相傳。通過這次學習,大家更能感受到九江城門山歌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
師生共賀鄉賢成就
本次“三下鄉”活動不僅為財院青年學生們提供了一次深入基層的實踐鍛煉機會,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和升華。它讓青年學子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鄉賢文化的重要性以及鄉賢在引領新時代精神的價值和意義。展望未來,江西財經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將繼續攜手并進新時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共同繪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紅色基因必將在新時代青年中薪火相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
(文/楊凱 圖/任纖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