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志,履踐致遠。”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堅定文化自信,7月7日至13日,文化旅游學院“行思”實踐隊赴九江市修水縣溪口鎮開展了“筆墨頌非遺,丹青繪盛世”主題墻繪設計與創作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將設計與創作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墻繪作品,美化鄉村,提升鄉村文化內涵。

“ 一鎮一美景,一村一特色”,抵達溪口后,實踐隊員立即展開調研,了解當地紅色文化和非遺資源,克服了天氣炎熱等困難,走進當地百姓,了解村鎮歷史,走進革命先輩故居,感悟紅色精神,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河戲三元戲班,體驗古老戲曲的魅力,并將這些體現當地文化內涵的元素融入到墻繪創作中,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在設計過程中,實踐隊員與溪口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深入的溝通,聽取了他們對設計稿的意見建議,反復修改,確保墻繪作品更好反映當地的生活和文化。
墻繪創作主創隊員鄧雅玲表示,設計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如怎樣將當地紅色資源與非遺文化融匯到一幅作品中,同學們經過了多次討論,幾次推倒重來,查閱資料,到周邊村莊尋找創作靈感,初稿基本達成一致后,同學們不斷優化,通過不斷努力,克服多重困難,最終的設計稿獲得了溪口鎮政府工作人員的認可。墻繪創作主創隊員劉程談到,雖然前期做了充分準備,但墻繪創作現場也有新問題出現,如顏料色彩不夠,很多顏色同學們要現場調制;沒有洗刷臺,用水桶洗筆容易串色,需要經常換水;墻面比預計的要粗糙很多,筆刷和滾筒只能淺涂一層,需要反復刷才能填補坑坑洼洼的地方,在給文字涂色時采用了手指點涂的辦法。在繪圖時,實踐隊員陳子恒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運用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線條,將鄉村的自然景觀、非遺文化、紅色故事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墻繪作品中。

墻繪創作過程中,不時有村民路過,大家駐足觀看,不時發出陣陣贊嘆,不僅對作品表達了高度認可,更表達了對幾位青年學生在烈日下揮汗如雨、不知疲倦地創作精神的敬意。實踐隊員專注的眼神、堅定地筆觸都凝聚著對溪口文化的熱愛和敬意。草帽下的臉龐已大汗淋漓,但他們的笑容卻依舊燦爛,大家紛紛表示,希望通過設計創作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墻繪作品,讓更多人關注并支持鄉村文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中,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行思”實踐隊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通過設計創作獨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墻繪作品,將藝術與文化深度融合,來了一場關于責任、使命與熱愛的深刻踐行。墻繪作品完美交付,得到了溪口鎮政府工作人員和當地群眾的高度贊賞,“行思”實踐隊的成員們帶著滿滿的收獲與成就感踏上歸途,他們留下的不僅是墻上的藝術,更是對鄉村美好未來的無限期許。下一步,實踐隊員將以“行”為舟,乘風破浪;以“思”為帆,引領方向,用實際行動書寫更多關于青年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文/圖 黃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