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弘揚雷鋒精神,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理念,讓雷鋒精神在青春行動中熠熠生輝,3月21日,文化旅游學院8名青年學生志愿者走進九江市博物館,以“匠心傳古韻,銅鏡映千年”為主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他們依托館藏青銅器資源,帶領游客體驗銅鏡拓印技藝,在互動中傳播傳統文化魅力。
上午9時,志愿者們身著統一志愿者服裝,在博物館展臺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黃慧婷手持漢代銅鏡仿制品,向游客講解銅鏡紋飾背后的吉祥寓意:“這面銅鏡寄托著古人對家族繁榮的期許,而四神獸紋樣則象征著對天地四方的敬畏……”生動的解說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在拓印體驗區,志愿者們提前調配朱砂顏料,備好宣紙、拓包等工具,手把手指導游客覆紙、拍打、上色,當戰國蟠螭紋在宣紙上逐漸清晰時,親子家庭紛紛舉起作品拍照留念。
“00后志愿者將專業知識和青春熱情結合,讓靜態文物‘活’了起來。”博物館講解員孫老師表示,此次活動特別選取了一些代表性銅鏡復刻品,既保障文物安全,又讓觀眾直觀感受傳統技藝。數據顯示,當天參與拓印體驗的游客有百余人次,較平日增長35%。
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熊韜指出,這是文旅專業“行走課堂”的生動實踐。同學們在志愿服務中深化了對青銅器保護、文物數字化等知識的理解,未來將持續深化館校合作,培養更多“文物+旅游”復合型人才。
暮色漸臨,展廳內依然回響著拓包叩擊的韻律。當最后一張拓片被鄭重收起,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暫告段落,而年輕學子守護文脈的初心愈發清晰。
(文/雷麗 圖/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