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教育數字化轉型號召,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智慧課程設計和實施的能力,10月29日,信息工程學院在潯陽校區綜合樓813會議室舉辦了一場主題鮮明、內容扎實的智慧課程教學交流研討會。學院領導及全體教師參加本次教研活動。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智慧樹高級顧問劉斌為全體教師介紹當前高等教育智能化轉型的政策背景與發展趨勢。

劉斌以《智慧課程4.0:AI賦能新形態課程建設》為題,為教師們系統介紹了當前高等教育智能化轉型的前沿動態與政策背景,闡述了以“知識圖譜、能力圖譜、AI助教”等為核心特征的智慧課程4.0新形態。通過學習,大家認識到,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課程建設與教學全過程,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學院教學水平和專業競爭力的關鍵抓手。
會上,教師們立足信息工程專業特色,結合所授課程,積極發言。大家分享了各自對AI賦能教學的見解與困惑,同時圍繞“如何利用AI工具構建動態項目案例庫,以增強學生的實戰能力”“如何運用智能圖譜引擎直觀展示網絡協議邏輯”等相關問題開展了討論。劉斌結合信息工程類課程的特點,提出了“以能力為導向、以圖譜為骨架、以AI為驅動”的課程建設思路,并分享了多所高校在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課程中的成功實踐案例。
此活動是學院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激發教學創新活力的重要舉措,不僅拓寬了教師們的視野,更點燃了大家投身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熱情。學院院長易文泉在總結中強調,人工智能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全體教師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推動智慧課程建設工作,鼓勵教師大膽探索,利用AI技術賦能教學,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信息工程學院內涵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文/圖 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