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大我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力度,增強當代大學生歷史使命感,感知我國優秀文化傳統,促進思政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入腦入心,2016年11月12日,思政部利用周末時間組織2016級部分學生到九江抗洪紀念館、白鹿洞書院等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本次實踐教學的第一站是參觀抗洪紀念館。在這里,照片、血書、文物等再現了98年夏天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學生們的心靈被一幅幅記錄著當年軍民一心抗擊特大洪水畫面的圖片所震撼,“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進一步植根于大學生心中。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16級會計15班的饒晨芳當即感嘆:回望歷史,更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決意今后要銘記歷史、發憤圖強、回報國家。
白鹿洞書院是本次實踐教學的第二站。名冠中國最早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依山傍水,古木掩映,環境優美,素有“海內書院第一”的美名,走進白鹿洞書院,同學們一一參觀了朱熹紀念館、禮圣殿、明倫堂、白鹿洞、崇德祠、紫陽書院、文會堂、正學之門等歷史景點。同學們站在獨對亭前的枕流橋上,遙望五老峰,懸崖峻削,下臨深澗,溪流湍急。蒙蒙山雨中頓時想起朱熹那首富有哲理的名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此次實踐教學活動,不僅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開拓學生視野,也讓同學們深深領悟到弘揚包括抗洪精神在內的中國精神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意義;提升了同學們的國學文化素養,感受到了白鹿洞書院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厚的人文國學底蘊,是一次有效的校外實踐教學活動。
(文/熊曉蘭 圖/胡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