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武寧駐村】看看有你認識的嗎?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積極匯聚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的正能量,武寧組工思訊特推出“我們的駐村故事”系列專題策劃。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江西財經職業學院駐楊洲鄉楊洲村工作隊的故事。
西海湖畔新明珠
楊洲村瀕臨廬山西海,屬武寧縣東大門,305省道穿境而過。全村325戶1375人,其中脫貧戶和“三類人群”55戶117人。
2021年8月,江西財經職業學院黨委精心選派第一書記黃亮、工作隊員劉康、呂愷帆組成工作隊進駐楊洲村。一年多來,工作隊積極履行幫扶責任,努力爭取各級各類項目,用情用力用心推動鄉村振興,獲上級和群眾充分肯定。
鄉村振興,重點在支部,關鍵在頭雁。駐村工作隊按照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總要求,積極協助村“兩委”落實“三會一課”和“四議兩公開”制度,建立例會學習機制,強化政治理論武裝,提升干事創業信心和能力。
同時,組建黨員先鋒隊,實行無職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提高黨員在村民心目中的威信,凝聚起鄉村振興的硬核力量。開拓校村黨建合力,引導各二級學院黨總支與楊洲村黨小組互聯共建,聚焦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重點,積極推動學校黨建工作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聚力發展 振興產業助增收
鄉村要振興,產業需先行。楊洲村生態資源豐富,農業產業發展蘊藏潛力,有羅漢果種植加工基地,美國山核桃種植基地,大棚蔬果、蜂蜜加工、白茶種植和庫灣漁業等。
結合村情實際,經過實踐調研和研究思考,工作隊提出“聚力‘12345’,振興西海畔楊洲村”的發展目標和行動計劃,精心打造楊洲村“一坪一路農文旅環經濟帶”,建設“十四五”鄉村振興示范村。
今年以來,駐村工作隊協力楊洲村全面推進產業發展,成功申報2023-2025鄉村振興項目庫精品規劃產業項目400余萬元,羅漢果種植、福鼎白茶培育、中蜂養殖、蜂蜜加工基地建設、高質量蔬果合作經營、倉上庫灣水產養殖等精選項目全面開花。
傾情民生 爭資爭項辦實事
駐村工作隊始終牢記“負責任、有擔當”的使命,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道路提質改造、新農村建設、廁所革命、環境整治、庭院提升、“法律明白人”廣場、童心港灣建設、矛盾糾紛調解等一件件民心事煩心事得到解決,贏得了村民的喝彩。
村民們都說:“駐村工作隊來到村里,幫我們解決了孩童玩耍道路防護安全問題,現在出行更加方便了,夜晚路燈比之前更亮了,廣場建起來了,周邊環境也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啦。”
情滿楊洲 熱心幫扶獲點贊
為了讓困難群眾沐浴黨的恩情,江西財經職業學院54名教職工與幫扶對象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
按照“單位到村、干部到戶、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總體要求,駐村工作隊常態化上戶走訪,開展防返貧監測,特別關注“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關心關愛低收入人群和困難群眾,日常保持和脫貧戶、三類人員以及困難村民的溝通聯系。
一年多來,駐村工作隊積極與村“兩委”肩并肩共同奮戰在基層一線。在疫情防控、建立完善各項政策臺賬、三類人群識別納入,反詐APP下載啟用,協調解決各種矛盾糾紛,電商平臺構建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脫貧戶楊時順、三類人員張正義等紛紛表示,“感謝黨和政府,把這么貼近關愛老百姓的駐村干部派到楊洲村來,他們經常上戶送米送油送溫暖,還幫助代繳惠潯保,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我們更要自力更生,聽黨話、跟黨走,不給政府添麻煩。彰顯力量 校村共建結碩果
自定點幫扶以來,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對鄉村振興給予了大力支持。校黨委書記、校長劉彪文等校領導班子多次深入楊洲村實地考察和調研指導,安排幫扶資金102.61萬元助力楊洲村建設。學校獲評2021年度九江市定點幫扶和駐村工作考核先進單位。
2022年,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根據駐村實踐思考而凝練申報的《聚力“12345”,振興西海畔楊洲村》榮獲全國職業院校鞏固扶貧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協作聯盟優秀案例。《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駐村幫扶“五度五行”模式研究——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為例》課題經專家評審,確定立項為全國職業院校精準扶貧協作聯盟研究課題。
與此同時,駐村工作隊還精心攝錄制作《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堅定理想信念》黨課視頻,參加武寧縣講黨課和優秀黨課展播活動。駐村第一書記黃亮代表武寧縣參加九江市首屆黨務技能大賽微黨課項目,彰顯了模范作用,展現了黨員風采。